来源:大美青海禁毒路上
摇头丸概述
摇头丸是人工合成毒品的一种,吸毒者食用 摇头丸后,大脑皮层兴奋,在没有音乐的时候,头会轻微地晃动,有一种疲惫、欲睡的感觉。但当服用者受到音乐的刺激时,就会随着音乐的节拍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、疯狂地摇头,音乐节奏越强烈,头晃动得越厉害,感觉越舒服,甚至有摇断了脖子的记录,故此被称之为“摇头丸”。
广义的摇头丸为地下毒品加工厂生产,在毒品市场中非法买卖、流通,成分较为复杂,包括了冰毒、K粉等多种成分,所以它既不能算一种规范的毒品名称,也不是一类毒品的统称,更多是由于传统原因,或者说作为西方所称的“舞会药品”的通俗名词被媒体引进并广泛使用于社会包括警方,但这个名称在司法方面存在难以界定的问题,未来这个名称可能被代替,至少在司法领域。外观为各种颜色、各种图案、各种形状的片剂、丸剂、胶囊的总称。据统计,全世界被查获的这类药物的片剂形状和图案已达至少数百种。
摇头丸常以粉红色、浅绿色、褐色、土黄色、黄色、黄绿色、粉白色等颜色的片剂出售,偶有胶囊、邮票状纸片及晶体状,药片上多数标有各种不同的图案、字母、数字等,包括:“花‘十’字”、“树叶”、“钻石”、“鱼”、“笑脸”、“双心”、 “双叉”、“盾牌”、“古钱”、“箭”、“三菱”、“海豚”、“高脚酒杯”、“花H”、“五角星”、“双圆弧交叉”、“三角”等图案,和“WY”、“P”、“S”、“FY”、“B29”、“CC”、“HQ ”、“E ”、“XO ”、“Hi”、“JJ ”、“M”、“AA”、“OK”、“CK”、“Dfizer”、“NYC5”、“KP711”、“TOP”、“MF”、“CS”等字母,以及“88”、“007”、“2000”、“3”等数字,甚至还有特朗普头像样式的,不过据称由于摇头丸外形过于招摇,部分制毒者已经改变其外观,比如类似某种维生素。
口服摇头丸后最短的起效时间为 5min,最长的为 60min,平均约30min,作用持续时间最短的为 1h,最长的为12-24h,平均1-5h。
长期滥用机体极易产生依赖,其机制可能为大量摄入后导致内源性神经递质耗竭和生成障碍,加之多巴胺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对其产生耐受性和低调节反应,致使需不断增加用量才能产生有效冲动。初服用时有口干、精神紧张等感觉,几次后即可成瘾,并感到心情愉悦,思维敏捷,精力旺盛。成瘾者戒断时可出现血压下降,心律失常,情绪激动,抽搐、谵妄等症状,而难以忍受,导致戒断困难 。
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摇头丸成瘾,社会上有摇头丸成瘾性小的说法,统计显示确实有部分吸食者在偶尔吸食的情况下未出现戒断反应。但摇头丸同海洛因、鸦片等阿片类毒品一样,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, 能诱导快感、提高自信心、增强爆发力,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,表现在滥用后容易上瘾,且依赖性强不易脱毒,当下虽然国际国内戒毒方法多样,但是不论用何种方法脱毒,半年内复吸率仍高达95%以上。
摇头丸历史
作为摇头丸最著名也是最主要成分的MDMA出现于1912年,因为什么而合成尚有争议,一说由德国的达姆斯塔特梅尔克(Merck)公司在研发一种减肥药(食欲抑制剂)时作为副产品而发现(还有说是德国默克制药厂)。该公司于1914年申请了专利。起初试图作为食欲抑制药物或战时发给士兵的兴奋剂。但因其有恶心、高血压甚至肌肉坏死等副作用,药厂并没有将其正式投产,也从未正式进入过药物市场。一说是该公司为了研发一种止血药物时作为副产品而发现的。无论研发背景为何,这种药物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。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对其开展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,1942年美国陆军情报机构出于情报工作的需要,进行了MDMA的动物实验,但效果很不理想。1953年的志愿者试验出现死亡而中断研究。20世纪60年代末有小量的地下加工厂生产,但几乎没有发现滥用。
20世纪70年代中期,美国加州大学Berkley分校的Alexander Shulgin(亚历山大·舒尔金,摇头丸之父,但由于这种药物很早就被发现,他本人宣称他只是“继父”,但他确实是首位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家,客观地讲,摇头丸后期的滥用与他本人并无直接关联,他曾经多次要求,除非医师自己已经完全对MDMA的药效彻底了解,否则就没权利运用在患者身上。他饱受争议之处在于他大力推荐该药物)的研究组发现此药能减轻严重口吃者的症状。他本人服用并描述服药后的感受是“一种带有情绪和躯体密切联系并容易控制的意识状况改变,伴有少许幻觉作用”。
摇头丸刚刚出现时美国人称其为ectasy(迷魂药、迷幻药、致幻药),其实致幻药最早指的是冰毒,但世界各地的吸食者很可能是搞混了二者的区别。此药开始流入香港时最初的名称为“Fing头丸”(意为会让人胡乱摇头的药丸),刚刚从香港传入内地时根据其外观称其为“蓝蝴蝶”,后被改名为“摇头丸”,据说是美国一位毒贩根据药效发作时的特征想出来的。进入内地后,由于制作外形众多,根据药片、药丸不同的颜色和上面的图案、字母被称为“鸽子”、“小鸟”、“恐龙”、“M药片”、“快乐丸”、“的士高饼干”、“狂喜”、“忘我”、“白天使”、“蓝精灵”。为了方便吸食,部分摇头丸会被配成液体,被称为开心水、可乐液、忽悠悠等。近年还有人称其为“糖”,因为认为它是一种调节气氛的糖果。
吸食后行为
几乎所有的研究和调查都指明吸食摇头丸后会出现兴奋,幻觉,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称服药后听到音乐就想跳,不跳就烦躁、呕吐,称摇头时“感觉音乐跟着我,而不是我跟着音乐摇头,而是所有音乐都在耳朵里,音乐都进脑子里,摇几个小时头都不觉得累。”约半数吸食者可能出现失眠、不安、焦虑、食欲不佳以及心率过速,部分人出现打架等群体暴力事件。
毒理学
摇头丸反复多次使用可成瘾,并且会诱发潜在的精神疾病和机体的损害。临床研究已证实摇头丸的主要成分MDMA 可引起记忆力减退、精神偏执狂等大脑和心理疾病, 同时诱发横纹肌溶解、弥漫性心血管内凝血、肝坏疽、脑血管意外、恶性高热致肾衰等危及生命的恶性疾病。
体感
摇头丸有明显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,初次服用时可能有头晕现象,然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极度兴奋,摇头不止,行为失控,思想偏执,极易引起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;在药效消失后会感到疲惫不堪、全身无力、精力不济,为恢复精力,只好继续服用,但服用几次之后,就会感到困惑、抑郁、焦虑,出现人格障碍、妄想等状态,甚至有精神病性发作,从而更加渴望摇头丸。因此,摇头丸具有强烈的心理依赖性,使用数次后即可成瘾。滥用者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,表现为幻觉、妄想、焦虑、行为呆板等症状。
中毒表现
吸食摇头丸后的身体症状表现为瞳孔放大、血压和体温升高、心律加快、肌肉紧张、不自主地牙关紧闭、视物模糊、快速眼动、出汗,出现呕吐、昏眩、头痛和食欲不振、精神混乱、性欲亢进、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、呈现疯狂的状态。吸食摇头丸后的身体效应从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症状到恶心高热,播散性血管内凝血,横纹肌溶解,肾衰竭及致命的肝脏毒性。尤其体温升高,这是中毒的明显特征之一。如果影响代谢,则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、高钾血症、低钠血症。个别症例可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(SIADH)。而即使是中等剂量摇头丸也会产生心血管功能障碍、黄疸及抽搐。如果大剂量服用,会造成人体肌肉协调能力降低和人体的震颤。怀孕妇女服用后会导致染色体的破坏和婴儿的先天性缺陷。严重中毒者可发生脱水、突发性心脏病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、肝坏死等。致死者多由于心律失常加重所致。凡已经患慢性心脏病又服用摇头丸则上述并发症更易危及生命。某些情况下,还可能引起广泛血管痉挛,导致肠系膜血管缺血坏死。
服用摇头丸一段时间后会给服用者在心理上造成的障碍,主要表现为心理混乱、恐慌、抑郁、失眠、焦虑、神经错乱、精力分散、动作不协调等。长期使用摇头丸,引起的慢性中毒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分裂型精神病、自杀倾向、自我感消失和环境失真感、幻觉、惊恐发作、认知障碍(如记忆缺失)等。与其它毒品一样,服用摇头丸同样也能够引起心理上的依赖性,这种依赖性在平时并没有什么表现,但是当服用者处在迪厅等那些特定的场合时,相似的场合就会激起他们服用的欲望,一些人在服用摇头丸后,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而发生攻击他人的行为,引发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。此外,一些非法生产摇头丸的地下加工厂,会偷偷的在摇头丸内加入海洛因、冰毒等毒品,这样危害就更大。
急性中毒尸体现象一般缺乏较为典型的特征,可见肺、脑等器官的淤血、水肿及出血。
长期滥用者多消瘦,营养不良,心外膜下及间质血管周围出血、非特异性炎症及肉芽肿形成,脑神经细胞变性及胶质细胞反应,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、肌红蛋白管型等,肝脏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及肉芽肿。还可造成肝脏毒性,表现为微泡样脂肪变性,局灶性、广泛性肝坏死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玛斯顿影音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【禁毒知识】 摇头丸只是导致“摇头”这么简单吗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