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胡传统技巧“透音”为何无人提及?答案:已被倚音和音头取代

二胡传统技巧“透音”为何无人提及?答案:已被倚音和音头取代

石泽瑞 2024-11-28 测评 353 次浏览 0个评论

在与众多学二胡的朋友交流时,我时常提及一个鲜为人知的演奏技巧——“透音”。当我对这个技巧进行解释和示范后,许多朋友都表示曾不自觉地运用过这一技巧,只是未曾给其命名。

“透音”是二胡演奏中的一种传统技巧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胡演奏技巧不断创新,许多传统技巧被新技巧所替代,人们的注意力也逐渐转移。因此,“透音”这一传统技巧渐渐被边缘化,而“音头”却成为了热门技巧。

实际上,“透音”这一传统技巧并未被完全遗忘,它仍然在演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这一技巧在曲谱中的符号为“辶”,具体运用时,以(15)弦为例,外弦6音为一指,在拉奏6这个音符之前,先用轻而短的弓法拉出空弦音5,然后再拉出一指的实音6,这样,实音6便产生音韵浓厚的效果。

“透音”听起来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,因为它是传统二胡技巧的产物。现代记谱中的倚音,或者叫装饰音,就是由透音发展而来的,现在流行的“音头”技法,也是由透音演变过来的。

《闲居吟》这首二胡独奏曲大家都比较熟悉,这首曲子是由刘天华先生于1928年创作的。从曲谱中我们可以看到,当时很少用到倚音这一记谱符号。大量应用倚音符号,是从50年代后才开始的。我们现在听到的曲中许多类似倚音的演奏效果,都是由透音这一传统技巧来实现的。

在阿炳的《二泉映月》中,“透音”的运用较多。现在我们所见到的《二泉映月》的曲谱,是根据阿炳的原始录音整理出来的,其中许多透音技巧都被装饰音或者叫倚音的新的记谱法所取代,与原始曲谱是不一样的。

这种技法,与倚音的拉奏法有点相似,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。倚音的拉奏要求是倚音必须要有实音效果,只是速度很快。而透音不能拉出实音来,弓子轻轻一带,5音隐约可闻即可,手法掌握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

之所以把这一技巧取名为“透音”,就是透露其音之意,而不是明确的实音音符。

“透音”不仅在二胡独奏曲中有运用,喜欢拉歌曲的中老年人也可以体验到。以歌曲《天路》为例,我们将其改用G调,即用(52)弦。内弦空弦为低音5,外弦空弦为2,我标记出的低音6,演奏时用内弦一指。透音用法是这样的:在拉这个实音6之前,弓子先轻轻在空弦5音上迅速带过,5这个音似出又未出时,便以顿弓的形式落在一指6的实音上,便会出现透音的效果。

这种透音的效果,用文字还真难表达,具体操作,我只能说个大其概,真实的声音体验,还要靠大家认真体验才行。

具体练习方法,可以先从模仿倚音练起,直到倚音5不出实音,似有似无就算达标了。

“透音”与“音头”有相似之处,二者都强调和突出某个重音音符,在对比中使强弱产生变化。但“音头”在曲谱中并无标记符号,只是拉奏曲子时不论哪一个音节中都强调第一个音符要拉出重音来,特别是连续多个16分音符中,第一个音符的音头效果必须突出出来,强弱对比必须明显。

“透音”与“音头”的不同点在于,虽然二者都强调重音音符,但实现的方法是不同的。音头是开门见山,手腕直接发力。而透音不是重音的本身,而是重点音符前的铺垫,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。

“透音”虽然是传统的二胡演奏技巧,但它是一个很实用的技巧。它的音韵美,是其他任何技巧都不能取代的。感兴趣的朋友,不妨重视这一技巧,让你的二胡演奏增添更多的传统韵味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玛斯顿影音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二胡传统技巧“透音”为何无人提及?答案:已被倚音和音头取代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