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一个热议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关注:#真的很讨厌办公室的奶茶文化#。
帖主表示,公司氛围和谐,同事们相处融洽,但她却被频繁的奶茶社交搞得有些头疼。
她是个咖啡爱好者,对奶茶的兴趣有限,加之减肥的需求,使得她对奶茶的热情降温不少。再加上,她对甜食和奶制品有些敏感,喝多了容易长痘。
尽管她多次尝试表达自己对奶茶的不喜,但同事的热情却让她难以拒绝。
帖主提到,自己不太擅长拒绝他人,所以常常陷入这种奶茶的社交困境。
为了避免直接的拒绝,她甚至想过回请大家时给自己点纯茶,但这样又感觉钱包受到了“无辜”的伤害。
评论区里,有些网友对她的做法表示不解:
“直接说我不爱喝奶茶,我不喜欢不就行了吗?真是矫情。”
“同事:请人喝奶茶还要被人在背后说,还挂到网上,你不想要早说呀,我还少买一份呢。”
“不是奶茶文化的问题,是你不长嘴。”
来源:视觉中国
确实,有些人害怕拒绝别人,担心这样会破坏人际关系,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生活中,我们周围总会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害怕拒绝别人的好意,担心这样会让彼此的关系变得紧张。
正如《人间失格》中的主人公所说:
“我的不幸,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,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,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。”
拒绝恶意,需要勇气,而拒绝那些出于好意却不符合我们意愿的行为,更需要学会抵御愧疚感。
我曾听闻一个真实的故事,关于一个不太擅长烹饪的朋友,独自租住公寓。
她原本习惯点外卖,简单又方便。
然而,她的邻居阿姨发现她总是在吃外卖后,开始热心地为她送饭。
之后,她的冰箱被阿姨亲手做的食物塞得满满当当:饺子、炖肉、馅饼。
因为工作繁忙,她经常来不及吃阿姨送来的食物,只能将其扔掉,还要清洗一堆餐具。
有时,她想点外卖都得偷偷进行,因为阿姨看到就会问,是不是送的饭不够吃。
来源:视觉中国
这位朋友曾试图告诉阿姨,自己并不需要这些食物,但始终说不出口,因为她害怕伤害阿姨的心。
最后,她不得不以搬家为借口,逃离了这份“好意”的束缚。
这样的经历,或许你也曾有过。
比如,第一次与伴侣的父母见面,他们一个劲地给你夹大闸蟹,但你根本不吃海鲜,却只能强忍着吃下去。
或是,同事点了外卖,但突然有事要外出,就请你吃他的外卖,说这样不会浪费。
你知道他们是出于好意,但面对这些好意,你的内心可能还是会有抵触。
这很正常。
但即便是好意,我们也有权利拒绝。
不必因为拒绝了别人而感到愧疚。
善意是美好的,但并非所有的善意,我们都必须接受。
那么,如何优雅地拒绝那些不合时宜的善意呢?
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分享了一个策略:积极回应,就事论事,不含敌意地拒绝。
例如,当别人再次请你喝奶茶,但你却不想喝时。
如果你表现得有些不耐烦:“你怎么那么爱喝奶茶?我真的不喝……”
这样的拒绝方式容易引发冲突,给人一种“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”的感觉。
而不含敌意的拒绝,指向的是具体某件事,它不会伤人。
如果你说“谢谢你还惦记着我,可我今天不想喝奶茶”,对方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。
“谢谢你还惦记着我”这样的表达是让对方知道她的行为是好意,这是积极回应。
接着,不含敌意地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:我今天不想喝。
如果对方的好意真的很诚恳,而你又确实不想接受,可以在表达拒绝之后,给出一个简短且合理的理由,比如正在减肥不想摄入过多热量、乳糖不耐受喝了会不舒服等等。
这样一套组合下来,温和又明确地表达了需求,别人了解到了你的需求,多半也不会再给你点了。
来源:视觉中国
哈佛大学的一项追踪调查发现,一个人学会合理地拒绝后,能减少90%以上的不必要麻烦,更能减少大量的个人时间和财富上的浪费。
反之,没有掌握拒绝的技巧,他可能会在社会关系中,给别人留下“老好人”“可随意差使的人”“从不懂得拒绝的人”的印象。
这种人生角色,会让人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甚至为此吃尽苦头。
学会拒绝,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功课。
能够体面地拒绝,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。
作者:飞白,精读主创,个人公号“飞小白有话说”(ID:feixiaobai2018),用最正的三观,分享走心的文字。本文首发于“精读君笔记”微信公号(ID:jingdu999)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玛斯顿影音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“同事总给我点奶茶,但我不想喝怎么办?”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