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文翰:我不生产食材,我只是原生态的搬运工

把文翰:我不生产食材,我只是原生态的搬运工

祁林烜 2024-11-29 测评 384 次浏览 0个评论

把文翰:我不生产食材,我只是原生态的搬运工

从都市白领到乡间农人,把文翰的转变,源于一只石榴。

自幼,石榴便是他的心头好。记忆中,每当家中购买石榴,他总能享受到一大半的份额,那殷红莹亮的颗粒,口感清甜,让他陶醉其中。但真正让他难以忘怀的,是石榴那股浓烈的香气。吃完石榴,他总爱将石榴皮放入口袋,不时地抖动鼻子,沉醉于那特有的香气,直到石榴皮发黑才舍得丢弃。

随着年岁增长,石榴虽不再稀缺,但那种熟悉的味道却渐行渐远。他逐渐觉得,即使凑近石榴,也难以闻到那股久违的香气,吃起来,更像是糖水包裹的果肉,而非记忆中那种清甜。

直到一次云南鸡足山的旅行,他的生活发生了转折。

在鸡足山街头,一位老婆婆的摊位上,他发现了那久违的石榴香。那石榴皮青红发亮,正是他记忆中的模样。他购买了三只,掰开石榴,那股久违的香气扑面而来,一尝,那水、甜、香,正是他记忆中的石榴味。

老婆婆告诉他,这些石榴是自家院子里种的,每年如此,并无特殊之处。他这才明白,原来自己并非感官退化,而是长久以来未曾品尝到古法炮制的食物。那一刻,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:为何不去寻找这样的食材呢?

一念之间,他的人生方向发生了转变。

蔡澜的50%与人生的转折

大学时,把文翰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,毕业后,也从事了相关工作,待遇优渥,但他内心并不快乐。

“从小,我就对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。在深圳工作时,每天朝九晚五,却难以品尝到好的食物。那时,外卖软件尚未普及,各种生鲜配送也不如现在方便,超市、菜场新鲜的食材,很快就被大爷大妈们抢购一空,我下班去买,总是空空如也。为此,我常常抱怨,每天如此忙碌,却连一顿好饭都吃不上。”

这种看似风光的工作,对他而言并无吸引力。他常常觉得,这种可以预见的人生,跟咸鱼有什么区别?

直到他读到了蔡澜的一句话:“人应该多去尝试,如果你去试了,至少有50%的机会,但你不试,机会就是0。”这句话像催化剂一般,激发了他内心的冲动。

他鼓起勇气,辞去了工作,决定追寻自己的梦想。他告诉父母,人都应该有梦想,如果不尝试,人生还有什么意义?他请求父母给他两年时间,如果失败了,他再回归现在的生活。

这一试,便是现在,至今没有划上句号。

在蔡澜的成都见面会上,他向蔡澜先生提及了此事,蔡澜先生也承认,那句话确实影响了他的决定。

县志与闭门羹

喜欢吃,并不意味着懂吃。在寻找食材的过程中,把文翰采用了笨方法,通过网络和地方县志等,他寻找最正宗的食材信息和古早口味,再根据这些信息,前往当地寻访。

然而,这个过程并不总是顺利。他常常碰壁,许多记载的食材,因为各种原因早已失传或变味。有时,他跑一趟,却发现所寻之物早已不复存在,只能“看看风景,游山玩水也是乐事。”

他定居成都后,开始寻找四川的食材。由于去的地方偏僻,不会说四川话,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。半年后,他就能和当地人正常交流了。

但困难远不止于此。每一次寻味之旅,都可能是一次挑战。有时,他要去瓦屋山找笋干,却被告知山上滑,有泥石流危险,而且自己走不动。尽管他喜欢登山,但瓦屋山的竹林密如筷子笼,又湿又滑,他的登山鞋甚至开胶了,裤腿上也全是泥浆。

尽管困难重重,但每一次的努力都带来了回报。瓦屋山的笋干最终成了他的热销商品。

在寻找食材的过程中,把文翰逐渐成为了半个行家。他说,最不会骗人的,就是味觉。和当地人打交道,让他更能了解食材的优劣。

然而,他也常常吃闭门羹。有些食材在当地卖得很好,人家不愿与他做生意。他们有种很朴素的想法,认为买卖已经足够养活自己,为何还要拼命?

店里的黄金商品豆笋,就曾经如此。他在网上看到四川有个小县城的豆笋特别好,就跑去当地寻找。他找到了当地卖得最好的一家,但人家不同意销售给他,说没需求。

尽管被拒绝,但把文翰并没有放弃。他提出可以拍摄制作过程,最终获得了制作过程的许可,并最终获得了销售权。

平衡与引力

把文翰的淘宝店在2011年开业后,销路并不好,顾客都是慢慢积累的回头客。他曾一度积蓄几乎耗尽,但他告诉自己,只要尝试了就好,既然还有半年时间,他就坚持下去。

这个坚持最终带来了转机。有一天,他的店里突然涌入很多顾客,他以为是得罪了谁,或是职业差评师。结果发现,是微博红人柏邦妮买了他的豆瓣酱,觉得很好,并在微博上转发了。这迅速吸引了很多顾客。

逐渐地,他的食材得到了更多大V的关注,包括下厨房、悦食中国等,都转发过他的信息,也有媒体纷纷前来采访他,他似乎成了食材界的网红。

尽管红与不红,他对食材的态度仍然是死磕。他店里的食材种类有限,但每一样都倾注了他的心血。他说,最不会骗人的,就是味觉。

在寻找食材的过程中,他常常遇到质量问题。有时,他找到的香菇,一开始很好,但过一段时间后,味道就变了。他要求重新烘烤,但对方却告诉他,已经为他重新烘烤了一批。

这种情况时有发生,让他陷入了矛盾之中。他在想,自己究竟是在帮助农民,还是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平衡?量,到底什么才是平衡点?

然而,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放弃。他计划跑遍全国,寻找更多优质的食材,他有一个目标,店里常规有三十来样食材,一年四季,根据自然规律,上些别的,一定要保证品质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他感受到了行者的快乐。有时,他开着车,跑在山路上,夕阳西下,美景如画,旁边是潺潺的溪水,那种美,让他沉醉其中。

或许,这一切,就像他作为主角之一的纪录片《内心引力》所展现的那样,他始终坚信:“我想把简单的事情,做的不简单。”在这个过程中,他是快乐的。

封面新闻记者 张路延 薛维睿
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玛斯顿影音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把文翰:我不生产食材,我只是原生态的搬运工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